
据凤凰卫视报道,对诺贝尔和平奖有执念的特朗普,为了获奖也是拼了。他宣称调停了八场战争,说自己是当之无愧的"缔造和平的总统",可是,最终他的诺奖梦还是落了空,这让特朗普和支持者都很愤怒。特朗普与和平奖的爱恨情仇,是否也成为影响世界局势的一个因素?

Part.1

2025 年 10 月 10 日,挪威诺贝尔委员会宣布,将 2025 年诺贝尔和平奖授予委内瑞拉反对派领导人玛丽亚 · 科里娜 · 马查多,以表彰她为促进委内瑞拉人民的民主权利所做的不懈努力。这一结果也意味着对诺贝尔和平奖抱有极大期望的美国总统特朗普空手而归。

诺贝尔和平奖得主马查多在获奖后打电话给特朗普,并表示自己接受这个奖,是为了向特朗普致敬。特朗普称,"今天获得诺贝尔奖的人但电话给我并说‘我接受这个奖项是为了向你致敬,因为你真的配得上这个奖’。这是一件非常好的事,虽然我并没有说要把奖颁给我,但是她可能曾这么说,她人很好。"
而特朗普身边的智囊团队,对于诺奖委员会的最终决定却是批评声不断。白宫通讯主任斯蒂文 · 张痛批挪威诺贝尔委员会,指责其将政治置于和平之上,指出特朗普会继续促成和平协议,结束战争并拯救生命。
对于特朗普未能获得诺贝尔和平奖,普京表示:"让我告诉你们,过去诺贝尔委员会曾经把奖项颁给一些对和平毫无贡献的人,在我看来这些决定,极大地损害了该奖项的公信力。"他还表示,特朗普总统"确实在为解决一些持续多年的、甚至长达数十年的危机付出努力",且"真心希望实现和平",其中"最鲜明的例子"就是"中东局势"。

在收到普京的上述表态后,特朗普不仅在他社交媒体上转发了普京的相关发言视频,并在视频下写道:"谢谢你,普京总统。"
评选委员会主席弗莱德内斯表示,评选谁得奖完全是基于诺贝尔奖创始人阿尔弗雷德 · 诺贝尔遗嘱中确立的奖项标准以及"获奖人对和平工作的初衷"。

许多媒体的评论也认为,诺奖的最终结果再次表明了诺奖委会的"独立性",他们不会受到民意或政治领导人的影响而颁发该奖项。
国际关系学者 储殷:
实话讲,这一话题被过度放大了,特朗普本人可能没有太当回事,但他确实表现出必胜姿态。他成为美国总统后,不愿受三权分立限制,颇有"国王归来"的架势。从政治动机看,诺贝尔和平奖是美国右翼对奥巴马新政的清算。奥巴马在国内外都受欢迎,上任仅数月便获诺贝尔和平奖。他还是民主党幕后大佬,即便卸任,仍对特朗普构成威胁。因此,特朗普想获诺贝尔和平奖,以获得与奥巴马相当的国际声誉,这对他的政治生涯大有助益。
诺贝尔和平奖的评奖流程沿袭了诺贝尔基金会设定的传统程序。每年的 9 月到下一年的 1 月 31 日为提名阶段,各国议会成员、政府首脑、外交部长、国际法院法官、前诺奖得主等都有资格提名,被提名人不能自荐。而根据规定,所有提名及评审过程的相关资料需保密 50 年,所以 2025 年诺贝尔和平奖的人名单,也就是最终入围名单并未正式公开过。

挪威诺贝尔委员会由挪威议会任命的 5 名成员组成。委员会在多次闭门会议中反复讨论,逐步缩小范围,最终通过投票决定获奖者。这一过程强调保密性与独立性,拒绝任何外部政治压力的影响 。

2025 年诺贝尔和平奖,终究没能颁给美国总统特朗普,而是授予了委内瑞拉的马查多女士。 在官方的介绍中指出,马查多能够获诺贝尔和平奖,首先是因为她为推进委内瑞拉的民主所付出的努力,以及她为实现民主的公正与和平过渡所作的努力。
浙江外国语学院特聘教授 王冲:
诺贝尔和平奖在欧洲国家备受关注,欧洲人更看重价值观,委内瑞拉的马查多敢于反抗马杜罗政权,发出不同声音,这正契合了欧洲评审员们的评判标准。
Part.2
特朗普对于诺尔贝和平奖的执着,最早可以追溯到他的第一个美国总统任期。

2019 年 9 月,特朗普与时任的巴基斯坦总理伊姆兰 · 汗会谈时抱怨,他"在很多事情上"都应该获得诺贝尔和平奖,并质疑颁奖委员会不公平,并表示不理解"奥巴马凭什么能获奖"。

2020 年,特朗普被一位挪威议会议员提名诺贝尔和平奖,理由是参与斡旋以色列与阿联酋关系正常化。对此,当时的特朗普异常兴奋,他先是转发了自己获提名的新闻,并配文表示"感谢",之后又一口气连发 15 条与此有关的推特,最终,特朗普没能得到诺贝尔和平奖。

2024 年,在美国大选期间,特朗普在多个场合表示自己是"近 40 年来唯一一个没有让美国陷入任何新冲突的总统"。

进入 2025 年,开始第二个总统任期的特朗普,对诺贝尔和平奖的执念依旧浓烈。7 月 9 日,访美的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在白宫晚宴上,正式递交了一封提名特朗普获得诺贝尔和平奖的推荐信。还是在 7 月,美国国会 47 名共和党议员提交"补充材料",列举七场被特朗普扼杀的"尚未发生的战争"。
8 月 15 日,特朗普在与挪威财政大臣斯托尔滕贝格通话时,明确表达了自己渴望获得和平奖的意愿。
2025 年 9 月 30 日,特朗普在向美军将领发表讲话时宣称,如果他没能获得诺贝尔和平奖,将是对美国的"侮辱"。
资深媒体人 萨苏:
特朗普始终自认是诺贝尔和平奖的不二人选。他多次自称在诸多冲突中扮演调停者,但当事人未必认可,这使诺贝尔和平奖委员会不得不慎重考量:特朗普是否真的秉持和平初心?尽管他自诩有足够资本,且作为美国总统确有调停国际冲突的实力,但委员会是否认可,仍是另一回事。
即使在知道自己没有获奖后,10 月 15 日,特朗普在社交媒体更新了自己上任以来的"战绩",高调展示自己在 8 个月的时间里,解决了 8 场冲突。

这 8 场冲突分别是泰国与柬埔寨边境冲突,科索沃地区与塞尔维亚的冲突,刚果(金)与卢旺达冲突,巴基斯坦与印度边境冲突,以色列与伊朗冲突,埃及与埃塞俄比亚冲突,亚美尼亚与阿塞拜疆冲突以及巴以冲突。可以说,这八场冲突是经过特朗普"钦定"的耀眼的和平成绩单。
国际关系学者 储殷:
特朗普声称自己带来了和平,但这种和平并非符合北欧价值观的和平,而是实力压迫下的和平,乌克兰、哈马斯在打不过俄罗斯和以色列的情况下只能割地求和或缴械投降,是恃强凌弱的和平。对特朗普而言,诺贝尔和平奖如同"皇帝的新衣",众人明知其虚,却因他"国王"的身份而附和称该得。喊得多了,他竟也深信不疑,这便是他当下的状态。
Part.3
特朗普从他再次上任之后,究竟为"和平"做出了多大贡献。其中真假几何?

2025 年 7 月,泰国与柬埔寨在边境上发生交火,两国境内都有平民伤亡,这场冲突给泰国政坛带来不小动荡。而为了促成泰柬的停火,特朗普拿出了他用得极其顺手的关税武器,公开宣布如果双方不达成停火协议,美国将对两国征收高达 36% 的惩罚性关税。面对这一经济威胁,泰柬两国迅速收手。
国际关系学者 储殷:
泰柬双方不会也不想大打出手。泰国军事上虽碾压柬埔寨,但高科技战争成本高,且会增强军方实力,所以泰国不愿打;柬埔寨也打不赢。双方都有停战需求,特朗普介入提供了台阶。

2025 年 8 月 8 日,阿塞拜疆总统阿利耶夫和亚美尼亚总理帕什尼扬在特朗普的见证下,在美国白宫签署和平协议,双方承诺停止一切战斗,并建立外交关系。除此之外,还将建立一条连接阿塞拜疆本土与飞地纳希切万的运输走廊,美国获得 99 年的独家开发权,运输走廊涉及铁路、油气管道与光缆网络等等。帕什尼扬更是主张将这条走廊命名为"特朗普走廊",两国领导人还在会后,一致声明会提名特朗普角逐诺贝尔和平奖。
而在特朗普提到的八场冲突清单之中,也有不少注水与虚张声势的内容。

2025 年 5 月初,印巴边境冲突,双方爆发的大规模空战。特朗普在社交媒体上多次表示,他致力于调停双方的冲突,印巴的偃旗息鼓,他厥功至伟。但印度方面却直接予以否认,称停火是印度和巴基斯坦两国之间达成的双边协议,并没有受到外界压力。
而对于其它地区冲突,埃及与埃塞俄比亚之间因尼罗河大坝引发的纠纷,冲突就没有真正爆发。而刚果(金)和卢旺达之间的冲突,根本就没有停止。
其实,俄乌冲突才是特朗普最想解决、放风最多、投入工作量最大,但至今无果的国际危机。
资深媒体人 萨苏:
特朗普宣称自己缔造和平,实则水分颇大。以俄乌冲突为例,他调停时摇摆不定,时而倾向一方,时而偏袒另一方。凭借美国强大影响力,他支持哪方,哪方就感觉胜券在握,实则却起了拱火作用。他表面调停,却让双方战意更坚,战争因此持续。如此看来,将特朗普列为诺贝尔和平奖候选人,似乎有些滑稽。
Part.4

诺贝尔和平奖的评选就像一面多棱镜,折射出的是国际关系中那些微妙的算计与博弈。2025 年 10 月 8 日,乌克兰议会对特朗普的诺奖提名议案进行表决。该议案在 450 名议员中,仅仅获得了 132 票支持,远低于通过门槛。更值得玩味的是,该议案由 5 名议员发起,但执政党"人民公仆党"只有有 1 人联署,乌克兰主流政治力量的抵制态度昭然若揭。而早在今年 6 月,乌克兰议会外交事务负责人梅列日科已撤回对特朗普 2026 年的诺贝尔和平奖的提名推荐,理由是对他调停俄乌冲突的能力"完全失去信心"。
10 月 9 日,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表示,如果美国提供"战斧"巡航导弹给乌克兰,那么乌克兰愿意支持他角逐诺贝尔奖。

国际关系学者 储殷:
特朗普的"和平"方案实则牺牲乌克兰利益,逼其割地求和。对乌克兰人,尤其是主战派而言,特朗普是既需委曲求全与之周旋,又令人厌恶的存在。以乌牺牲换俄乌和平、修复俄美关系,特朗普政府堪称共和党史上最亲俄政府。
2026 年 1 月 31 日,是下一届和平奖提名的截止日,尽管与 2025 年的诺贝尔和平奖失之交臂,但特朗普的"诺奖追逐"大概率不会落幕。

在未来三年里,特朗普的"和平表演"都将围绕一个核心:以获得"诺贝尔和平奖"为目标,以"美国优先"为考量的标准,在全球地缘博弈中实现特朗普"个人荣誉与国家利益的双重收割"。
浙江外国语学院特聘教授 王冲:
特朗普是现实主义者,内政外交政策均围绕"让美国再次伟大"、维护美国利益及个人喜好展开。他不会将外交政策与诺奖挂钩,不会为获奖而委屈自己、做不利美国之事。对他而言,诺奖虽重要,但美国利益和个人理念更为重要。
真正的和平,从不源于利益交换的调停,更不源于对个人荣誉的追逐;真正的荣誉,也从不属于选择性和平的表演者。特朗普的"诺奖执念",终将成为一面镜子,映照出权力与荣誉交织下的政治现实。
配资好评股票配资门户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